diff --git a/scripts/demo.js b/scripts/demo.js index 9adef6b..86a4dd3 100644 --- a/scripts/demo.js +++ b/scripts/demo.js @@ -5,8 +5,8 @@ function operator(proxies = [], targetPlatform, context) { // proxies 为传入的内部节点数组 - // 结构大致参考了 Clash.Meta(mihomo) 有私货 // 可在预览界面点击节点查看 JSON 结构 或查看 `target=JSON` 的通用订阅 + // 0. 结构大致参考了 Clash.Meta(mihomo), 可参考 mihomo 的文档, 例如 `xudp`, `smux` 都可以自己设置. 但是有私货, 下面是我能想起来的一些私货 // 1. `_no-resolve` 为不解析域名 // 2. 域名解析后 会多一个 `_resolved` 字段, 表示是否解析成功 // 3. 域名解析后会有`_IPv4`, `_IPv6`, `_IP`(若有多个步骤, 只取第一次成功的 v4 或 v6 数据), `_domain` 字段, `_resolved_ips` 为解析出的所有 IP @@ -18,6 +18,9 @@ function operator(proxies = [], targetPlatform, context) { // 9. `trojan`, `tuic`, `hysteria`, `hysteria2`, `juicity` 会在解析时设置 `tls`: true (会使用 tls 类协议的通用逻辑), 输出时删除 // 10. `sni` 在某些协议里会自动与 `servername` 转换 // 11. 读取节点的 ca-str 和 _ca (后端文件路径) 字段, 自动计算 fingerprint (参考 https://t.me/zhetengsha/1512) + // 12. 以 Surge 为例, 最新的参数一般我都会跟进, 以 Surge 文档为例, 一些常用的: TUIC/Hysteria 2 的 `ecn`, Snell 的 `reuse` 连接复用, QUIC 策略 block-quic`, Hysteria 2 下载带宽 `down` + // + // 如果只是为了快速修改或者筛选 可以参考 脚本操作支持节点快捷脚本 https://t.me/zhetengsha/970 和 脚本筛选支持节点快捷脚本 https://t.me/zhetengsha/1009 // $arguments 为传入的脚本参数